1980年,杨绛根据"五七干校"的亲身经历写成了散文集《干校六记》,记录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,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里的多舛命运和达观精神,以及他们夫妻恩爱、相依为命的感人场景,"文字简约而诙谐,感觉微妙而真切"。当时,到"五七干校"的队伍从北京出发,"学部敲锣打鼓进行欢送,年逾七旬的俞平伯及老伴打着红旗领队当先,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'干校'上学。"他们兵分两路,一路经信阳、罗山和息县县城,另一路经驻马店、正阳,到息县东岳。
刚开始,杨绛一行暂住在村里副队长的家中,六面泥的小房子,半尺高的窗洞,床位在没风的暗角落里,伸手不见五指,除了晚上睡觉,白天待不住。 干校的劳动有多种,种豆、种麦等农活是大田劳动,也有些杂活,如脱坯、养猪、打井、种菜等等。"清晨三点钟空着肚子下地,早饭六点送到田里,劳动到中午休息,黄昏再下地干到晚。"在《凿中记劳》、《学圃记闲》两篇文章里,杨绛记录了挖井的过程和感受:"挖井一开始是干土非常吃力,到后来是带有水分的烂泥巴分量更沉重,由于天气很冷挖到三米深以后,越挖越困难。"杨绛干的是为打井人送饭和烧水的杂活,有时也凑凑热闹,脱了鞋袜,把四处乱淌的泥浆铲归一处。"平时总觉得污泥很脏,可是把脚踩进泥里,觉得它更亲近了。"水井挖好的那天,杨绛还特意打来烧酒,买来泥块糖(劣质糖块),为大家开了个庆功宴。杨绛在一个村庄看管菜园,钱钟书则在另一个村庄看管工具,他们相隔咫尺却不得见面。 后来,钱钟书得到一份到邮电所领取报纸、信件、邮包的工作,凑巧的是去邮电所的路正好经过杨绛看管的菜园子。这样,他们夫妇俩可常在菜园相会,杨绛养的一只小狗也在钱钟书来时绕膝亲热,他们"远胜于旧小说和戏曲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"。在这期间,他们还度过了60岁的生日,为此,还开了一个烧鸡罐头。菜园里种了很多青菜,有韭菜、莴笋、胡萝卜、香菜、蒜苗等等,常有老乡来"拣"他们的菜。一天,有位老大娘带着女儿拣了许多干老的菜帮子,说"先用水煮一下,和些面糊,一搅,可好吃哩!""我见过他们的'馍'是红棕色的(高粱面做的),面糊也是红棕色的,不知'可好吃哩'面糊是何滋味",杨绛写道。她经常在生活上帮助这位老大娘,还指导小女儿的学习,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在干校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小故事。当时,钱钟书又黑又瘦,容貌和照片上差别比较大,他到诊所看病,心直口快的黄大夫看他签名簿上写的是钱钟书的名字,怒道:"胡说!你是什么钱钟书,钱钟书我认识!"后来钱钟书说出杨绛的名字,此事才得以了结。钱钟书和另一位一级研究员,从来就没有用柴草烧过火,一次别人让他俩烧开水,结果半天时间都没有烧开,这事让大家笑话了很长时间。 更有趣的是何其芳吃鱼的故事:一天,食堂改善伙食,有红烧鱼,何其芳忙拿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了一份,可是吃起来味道很怪,愈吃愈怪。他捞起最大的一块想尝个究竟,一看原来是还没泡烂的药肥皂,落在漱口杯里还没拿掉,大家看到都笑了。
杨绛:《干校六记》,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 198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