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鲤鱼洲,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两校的“五七干校”。《鲤鱼洲纪事》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、工农兵学员、家属子女对当时鲤鱼洲干校生活的回忆散文的结集。这些长长短短的散文随笔,是当事人的“片断记忆”,而非“历史结论”。
据北京大学《教育革命通讯》第3期报道:“我校近两千名教职员工家属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‘要准备打仗’和‘教育要革命’的伟大号召,沿着‘五七’指示的光辉道路,于(1969年)十月底奔赴教育革命第一线一一江西北大试验农场。”从1969年7月10日先遣队23人赴江西南昌县鲤鱼洲筹建农场,到1971年8月16日“从江西分校返回的教职工357人于14日和16日分批到京”,大约两年时间里,鲤鱼洲成了北大教职员的主要栖居地。
查王学珍等主编《北京大学纪事》,1969年10月20日的大会上,宣传队及校革委会宣布:“师生员工分赴江西、陕西汉中和北京远郊区,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大道,做旧教育制度的批判者,新教育制度的探索者,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通劳动者'。“具体如何分配,见当年《战备、教育革命情况》第八期的记载:去江西鲤鱼洲的2037人,全部是教职工及家属:去陕西汉中的1247人,其中教职员工4人,学生807人;去北京远郊区农村的3493人:留校人员1569人中,老弱病残416人、后勤及办事人员997人,在校筹建工厂76人,其他80人。包含中文系在内的文科教员,大都去了鲤鱼洲,但也有因老弱病残或作为建设“无产阶级新北大”的基本力量而留下来的。
“若干年后,这些斑驳陆离、雅俗共赏的北大中文人的故事,将成为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史、思想史、教育史、文学史的一道不容忽视的‘风景’。”
陈平原主编:《鲤鱼洲纪事》,北京大学出版2012年版。